首页
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题库

题目类型:[单选]

当前,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转移,说明劳动力成本因素起的作用越来越大,配套性和规模经济所起的作用相对变小。虽然中西部地区暂时还没有这种产业配套的聚焦效应,但国内的中部省份和沿海地区,往往只有一河一山之隔,所以配套中心在国内范围的转移,比起向其他国家转移的可能性高得多,效率也高得多。下面列举的中西部所具有的优势在文段中没有涉及的一项是()。

  • A . 土地价格相对便宜 
  • B . 工资水平较沿海低 
  • C . 劳动力相当丰富 
  • D . 与沿海地区距离不遥远 
随处可见的榨菜,在中国经济舞台上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。从2007年到2011年,涪陵榨菜在华南地区的市场份额从49%一路跌破30%,与此对应的是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转移;2012年,在中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数量增长较快,与此同时,该地区涪陵榨菜销售额创造了接近50%的增长。有专家就此指出,榨菜销售量与农民工的流动趋势存在巨大的相关性,政府可根据“榨菜指数”变化情况提前制定政策,从容应对人口骤增后带来的就业、治安、教育、社保等公共服务问题。以下哪项如果为真,最能支持上述专家的言论? 我国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,逐步缩小地区问基本公共服务差距,这是公共财政履行()职能的体现。 从产业特点角度来看,()需要大量的低成本劳动力,以保证产业的人力资本投入和产出规模。 进入21世纪,我国沿海地区海洋渔业及相关产业稳定发展。目前,哪个省海洋渔业产值位居全国首位?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、人口众多的国家,也是一个农业大国,我们一直为“以世界7%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%的人口”而自豪,但另一方面,我们以占世界40%的农民只养活了世界7%的非农民。这说明()界7%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%的人口”而自豪,但另一方面,我们以占世界40%的农民只养活了世界7%的非农民。这说明()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,它关系国民经济的全局②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低,增长方式落后③必须调整产业结构,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④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关键是抓好农业
参考答案:
A
问题答案:
解析本题考查细节判断。文段对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转移的原因进行了阐述。对选项逐项进行判断,A项“土地价格相对便宜”在文中没有体现,当选。B“工资水平较沿海低”及“劳动力相当丰富”对应文中“劳动力成本因素起的作用越来越大”和“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转移”,体现了产业转移的原因。D项“与沿海地区距离不遥远”对应“国内的中部省份和沿海地区,往往只有一河一山之隔”,正确。本题答案为A。考点:细节判断题
<<上一题 下一题>>


返回顶部